公共安全

遇到紧急情况你会正确处理吗?生活中,遇到异物卡住气管怎么办?若发生急性心梗,你知道如何处理?晕倒的人都需要实施心肺复苏吗?目前,国内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术的普及率不足1%,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 至少25%的普及率,可见,将学生安全急救复苏纳入教育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校园安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在校学生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也变得非常重要。但是我国目前学生群体的安全知识培训还是相对较少。因此,对向在校学生以及校外人群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对在校的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比如说急救复苏、心肺复苏、癫痫的处理以及气管异物的处理等常见的急救知识的培训。这样极大的保障了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

2021年5月10日,张军桥医生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志愿服务队来到了潍城区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公共中心,为山东省潍坊第三中学的同学们提供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心跳行动”公益课。

张军桥,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2020年2月13日,作为山东省第十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对口支援湖北黄冈武穴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圆满完成抗疫任务载誉归来后,张军桥又积极投身于“摆地摊”推广心肺复苏的公益活动中,获得全国网友点赞,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目前,已联合多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组成了“心跳行动”医者联盟志愿队。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心跳行动”团队一直奔波在公益活动的路途中,累并快乐着。张军桥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提升全民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救命的本领,才有可能拯救更多的生命,才能提高院前抢救的成功率,让广大老百姓最终受益。

本次公益课主要涉及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知识科普,各位医生耐心的为大家讲解正确的急救方法和实际操作。目的是让每一名在校学生,初步了解或者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让更多的在校师生,以及市民接受更多的安全教育,以及援前急救的公益培训。通过模型训练,大家明确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的急救操作。

同学们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认真的样子值得点赞。心肺复苏(CPR)是当呼吸及心跳停止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心脏急救中。

医生们耐心的为同学们讲解急救知识。因为,在心脏急救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心脏骤停,即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如果不及时干预,将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志愿者们将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换成了更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实际操作来传授经验。


学习急救方法
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了什么是“黄金四分钟”。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半数患者被救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金4分钟”。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即植物人。听到这里同学们的表情更加严肃了。

首先,在急救前,我们需要评估和现场安全: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问题1

胸外按压是什么?应该怎么做呢?

专家解答

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下压深度5-6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放水平按压胸骨。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同学们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不论是生活中还是电视剧里都有人工呼吸的桥段,可是我们真的会做人工呼吸吗?

在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均应该持续吹气约1秒,连续通气两次;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通过志愿者医生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我们了解到,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借助急救者吹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达到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原来,看似简单的动作也是需要加以训练才能掌握的。

问题2

人工呼吸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

专家解答

方法为:将受害者仰卧置于稳定的硬板上,托住颈部并使头后仰,用手指清洁其口腔,以解除气道异物,急救者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用自己的双唇把病人的口完全包绕,然后吹气1秒以上,使胸廓扩张;吹气毕,施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同时均匀吸气,以上步骤再重复一次。对婴儿及年幼儿童复苏,可将婴儿的头部稍后仰,把口唇封住患儿的嘴和鼻子,轻微吹气入患儿肺部。如患者面部受伤则可妨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进行口对鼻通气。深呼吸一次并将嘴封住患者的鼻子,抬高患者的下巴并封住口唇,对患者的鼻子深吹一口气,移开救护者的嘴并用手将受伤者的嘴敞开,这样气体可以出来。

你可能很难想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吃饭也是件“危险”的事情。吃饭吃的急、赶时间经常会有噎住的情况,相信每个人都体会过。如果噎住气道,出现呼吸困难而导致生命危险的情况时,就需要使用急救方法来解决。

张医生有趣的演讲让急救课堂的气氛瞬间热闹起来,时而大笑,时而严肃,同学们积极的回答着问题,还主动上台配合志愿者为大家演示急救操作。这种趣味性的科普学习让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点燃”了!

问题3

如果噎住了怎么办?

专家解答

如果噎住了气道,有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而导致生命危险的情况,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通常都是冲击患者的上腹部,必须要向内向上冲击,令膈肌上抬,给胸腔一个压力把食物推出口腔,从而解除气道的梗塞。(如图所示)

学习了这么多急救知识是不是感觉自己像一个“小医生”了呢?我们的公益课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具备极其专业的医学知识,而是希望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和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这也许可以拯救成千上万人宝贵的生命。

同学们在课后也与各位志愿者医生讨论心中的疑问,进行了非常愉快的沟通,也让大家对医者救死扶伤的行为感到敬佩。

据统计,中国心脏猝死的总人数每年达到54万,居全球之首,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而60%以上都发生在院外。所以加强对急救知识的科普刻不容缓。

也许在你心中急救技巧遥远又陌生,危险总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但也许有一天,有熟悉或不熟悉的身影在你面前倒下,而你可能是他们活下去最大的希望。在你手足无措的短短的几分钟,只要操作正确,哪怕你不是专业医护人员,也许就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